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财富,是各民族、国家或群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以及教育价值等。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践行文化自信,培养我院学生的学术素养,增强同学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由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主办,文物与博物馆学院、梓潼文昌文化研究院联合承办的第五届“文昌杯”文化遗产论坛于2024年11月17日顺利开幕。首届从2020年起开始举办,2022年经学校审批立项为校级项目化课程,历届学生的文创产品、学术论文、珠宝设计、民族非遗作品、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等,在四川以及西南地区有较大的社会影响,是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尝试,体现了我校“两大三结合”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的文昌文化特点和文昌艺术特点。
本次论坛由廖艺徽教育发展基金会,张晓伟、周兆全教育发展基金会,四川臻艺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绵阳搏朗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共同协办。这场以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文化交流和创新融合的盛会,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涌现了众多的优秀学生和优良成果。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省政府督导专员左冬梅,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教授朱智忠,梓潼文昌文化研究院院长林海,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名誉院长郝东晨,文物与博物馆学院院长宋大川,绵阳搏朗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学院特聘教授夏皓,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党支部书记王君钢,文物与博物馆学院院长助理周文,民族学专业负责人柯小杰教授,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负责人吕林素,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负责人唐光孝,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教师杨建刚,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全体师生共同参加了本次文化遗产论坛。论坛由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团总支书记卢俊民主持。
大会伊始,全体师生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接下来,主持人特别感谢了四川省人大代表、绵阳市政协常委、四川科源燃气有限公司董事长、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廖艺徽教育发展基金会会长、学院特聘教授廖艺徽先生,张晓伟、周兆全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张晓伟先生、周兆全先生,绵阳非遗协会副秘书长、四川臻艺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国木家居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国高级室内设计师、学院特聘教授杨艳女士,绵阳搏朗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学院特聘教授夏皓先生等特邀嘉宾对本次论坛的大力支持!
随后,由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省政府督导专员左冬梅致辞。左书记首先肯定了师生们在整个筹备过程中的辛苦付出,并希望大家将明察善思的精神在生活中延续,为继承和弘扬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并预祝此次文昌杯文化遗产论坛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第五届文昌杯文化遗产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正式开幕。本次大赛进行前期,同学们积极参与,共收到参赛作品50余份,经过初赛评选,最终有25份作品进入决赛。
比赛现场选手们胸有成竹、侃侃而谈,将自己的灵感来源与设计理念等逐一讲解,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文化与艺术、虚拟与现实碰撞的视听盛宴。首先向观众展示的是谢滢蓓小组设计制作的作品《千年万岁·绒花颂声》,他们以绒花为依托,凭借扭扭棒等材料制作发饰、装饰品,将文化底蕴与时兴潮流交相辉映。雷玮刚小组带来的作品是《绵阳校区天梯三元坊加建项目》,他们就绵阳校区的天梯召开构想,设计想法独到,可实践性强。接下来向观众展示的是由雷玮刚小组带来的作品《七曲山大庙关帝庙及其拜殿大木构架川地营造特点研究》,他们运用专业知识,对大木构架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大木构架技术的传承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邓喻洁小组带来的作品是《五谷巧制图·摹古展新韵——非遗种子画文创作品》,在传承非遗种子画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设计创新,为非遗传承创新注入了新活力。刘宇涵同学设计制作的作品是《金鳞》,她以鲤鱼跃龙门之姿为主体,选取绳编文昌结为构图形式,时髦与文化相得益彰。吕博昊带来的作品是《绵阳市惠泽堰保护与提升规划》,力求以实际行动为历史建筑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郭美琳小组带来的作品是《餐桌上面有什么——“君幸食”系列文创》,她们以狸猫做引、书为载体制作出的富有艺术气息与文化魅力的书籍,可以进一步的帮助孩子们学习与了解日常知识。林雨馨小组的《衍纸漆扇—非遗技艺的新碰撞》在古典漆扇的基础上,创新性的加上了衍纸工艺,美与美的交融,锦上添花。白丹妮小组的《民族艺韵·如意之美》以东巴文化切入,创新传承民族文化。
食、用、言的传承,既有古今相连,亦有民族交融。接下来,伍洲妍小组为我们带来作品《那一抹云》,由地及天,又俯视、平视到仰视,以云入饰、入食,将云纹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傅乙菊小组的作品《贵妃身已陨·故梦留缠枝》将理念化为实物,设计新颖。曾令娜小组的《傩艺观澜——非遗傩戏网页及数字化设计》将傩戏与现代科技结合,以网页为主载体,通过游戏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科技与艺术的碰撞为傩戏传承开辟了新途径。袁梦涵小组带来的《执善——浮扇观金》,扇上点金,美轮美奂。
至此上半场比赛结束,在下午1点30分的下半场比赛中,首先亮相的是沈文斌小组的《新生万物-扎染妙想生“花”》,正如他们的主题“新生万物”,该组的同学们通过传统的扎染技艺,加以创新,打造出更具动态美的扎染花束,看似恬静的花朵在细节中又透出鲜明的生命力,好像刚刚绽开一般。随后,徐冰艳小组的《咏舞墨文·隆昌川岚》运用彩箔在空白扇面上刻画出“我言秋日胜春朝”的绝美秋色,为大家呈现出大美川岚。黄楠芯小组的《玫瑰》更是意义深远,玫瑰不仅是美丽的象征,也是坚韧,勇敢的象征,通过传统非遗人偶——绢人的形式,塑造出时代女性的形象,彰显女性的力量!
文化蕴藏于精妙的技艺,也可以展现于生活的烟火气中。柳泽雨小组的作品《只此“青”绿》,以青团为灵感,制作了一系列青团形象的可爱文创产品,让生活的小角落里也能有一抹温暖的青色。而叶沁小组的作品《遇见古蜀·麻上来财》,也呈现了一个新颖的题材——麻将,他们将古蜀文明呈现于四四方方的麻将桌上,在一个个精致的麻将上留下古蜀神话的印记,新奇又不失实用价值。随后的谢冬晴小组的作品《东方神韵 香愈人心——非遗药香珠宝设计》,充满了古朴气息,原木色的手串散发着清新的药香,简单的手串也透着古人的智慧。
不论形式如何都能体现出文化的魅力。周茂源小组的作品《留白绘影——扎染与蜡染的奇妙碰撞》,为我们带来结合扎染和蜡染两项非遗技艺的书画作品,独特的色彩搭配,结合着画上的题字,使整体的视觉效果更加协调,尽显中式审美。万雨小组的《汶川记忆——立体拼图月历》用立体拼图月历的形式带我们回到那个伤痛的日子,勉励大家不忘过去的感动与泪水,但也乐观地展望未来。冯思思小组的作品《金陵旧梦》以金陵十二钗为背景打造出了对应的金钗,冰冷的金属在打造成花朵模样后透露出了红楼梦十二金钗的气质,令人又回忆起《红楼梦》的情节,被这一传世经典的魅力折服。
黄灿小组的《棋逢茶手》用茶渣造出象棋,创新的理念呼应“绿色低碳环保”的时代主题,在传承传统文化中也发扬环保精神。吴礼菊小组的《山海》用当下流行的DIY材料在团扇上描绘出千里江山图中的山海,中式留白设计与闪烁的碎石相得映彰,共同诠释如今青春的中国。涂佳小组的《羌绒花步》为我们带来羌族的传统服饰——花鞋,步步生花的寓意,精细的刺绣点缀,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独特的民族服饰的魅力。
在本届论坛中,同学们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出色的才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完美结合,为观众们奉献了一场难忘的文化盛宴。每一个作品都是选手们心血与智慧的结晶,既有对历史的敬畏,也有对未来的展望。
最后,由第五届文昌杯文化遗产论坛评议委员会主任郝东晨总结发言。郝东晨首先对踊跃参加的同学们表示了肯定,对此次活动中的所有作品进行了高度评价,最后,表达了对同学们对殷切期望,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加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列,锻炼自己的能力。
文昌杯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所有参赛者在这里展现才华、表达情感,不断的激发出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责任。感谢所有的参赛选手和指导老师的努力,让我们共同见证了这一文化盛事的成功。本次第五届“文昌杯”文化遗产论坛的成功离不开各方的关注与支持。
“长歌传世永流芳,千古留名传不忘”,愿文物与博物馆学院的广大学子能在时代的洪流中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用自己的智慧与热情,投身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件文物,以创新之姿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不断进步,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为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