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与博物馆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述

  • 人浏览
  • 更新时间:2021/4/17 14:00:41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总书记关于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判断,总结了世界局势发展的本质,把握了国际形势的全局,指明了我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可能性和要求。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要义就是字。按照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不断变化是世界发展的本质特征,当下的世界更是处于重大转折性变化之中。这个变化对世界各国来说既是契机也是挑战,必须大胆应对,谨慎行事,力求抢占变化的先机。回顾中国百年历史,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无不是中国人民在发展浪潮中求变化、求发展而展开的艰苦卓越的斗争和奋斗的历史。百年后的今天,中国人民站在了自己斗争和奋斗取得的成果上,但面对错综复杂、起起伏伏的国际形势,容不得丝毫松懈。只有不断从整体上把握当下局势,掌握发展规律,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在变化中求发展。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谁能在这场转折性大变局中抓住主动权,谁就抓住了未来百年甚至更久的发展主动权。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内容是当前正在经历深入调整的世界格局。当今世界局势虽没有大的动荡,但局部冲突不断,地缘冲突此起彼伏,美国单边主义抬头,中美贸易摩擦,英国脱欧议程等。这些冲突和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世界的结构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全球化不断扩展和加深,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更加凸显,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尤其在经济竞争方面,很难再出现一个国家以压倒性优势制裁或限制他国发展的情况,各类摩擦往往会导致双方共同损失。另一方面,长期为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局势正在发生变化。西方国家发展速度放缓,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群体快速崛起,成为发达国家的有力竞争者,对旧的国际格局形成冲击,以一个或几个国家为主导的单极化国际格局正在遭受现代化以来的首次严峻挑战。各方力量对此焦虑不安,进入一个试探性冲突又不至于决然撕裂的角力时期,这个时期对双方都充满不确定性。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中国提出了历史性、时代性的要求。国际格局深入调整出现了新兴市场国家争取更多发展主动权的契机,但是调整现有国际格局、构建新的国际格局并非易事,面临的困难也是难以预估的。近期各种势力蠢蠢欲动,局部冲突、中美贸易摩擦、香港局势的突变等,都反映了调整现有国际格局、触动既得利益的困难和压力,这对中国把握国际形势的能力、处理国际外交的能力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中国必须以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预测世界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国际形势,科学制定对外方针政策,来应对历史的大变局,并力求抓住大变局中的机遇,推动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

  首先,社会稳定是在大变局中求发展的先决条件。稳定是发展的条件,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必不能乱。只有自身稳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国人民才能在未来的国际较量中拧成一根绳,整合力量,应对国际形势,寻求更好的发展。稳定是一个总体性要求:既要求方向稳,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向;也要求发展稳,即不急不躁保质保量逐步求发展;更要求人心稳,即全国人民凝聚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维护党中央权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共同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次,共荣共生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以往的国际格局往往是以阶层化、等级化的国际分工体系为基础,是少数国家主导下的单极化格局,多数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在这种格局下没有话语权,也没有发展主动权。当下的大变局是调整这种格局、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契机,是彻底改变等级化国际格局,使每个国家都获得充分的发展权利的重要契机。中国作为日渐强大的发展中国家,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强调,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坚持维护世界和平,相互尊重,共商共建,打造全球伙伴关系,寻求与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大变局中顺势而为推动新型国际关系的形成。

  再次,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是主要途径。外交战略决定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能力,在国家核心利益上不让步的前提下,根据时代特征构建与时俱进的外交方略。扩大开放,寻求更多的国际合作机会,既积极融入国际发展秩序中,又主动构建符合自身国情的国际新机制、新平台,如亚投行”“一带一路等,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塑造新世界的实践。推动与世界各国的多边合作机制,构建国内多层次多方位的统筹外交机制,既要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可能性,又需要在国内形成有效的外交组合拳。构建积极有效的国际沟通机制,建立国际话语权,加强中国的软实力外交及其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