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与博物馆学院

大雅追千古,文光射斗牛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第三届“文昌杯”文化遗产论坛活动 圆满结束

  • 人浏览
  • 更新时间:2022/11/6 8:30:00

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好、开发好和传播好优秀文化遗产,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在新时代得到传承和光大。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为培养我院学生的学术素养,进一步开拓学生的学术事业,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艺术委员会,文昌文化研究院与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共同筹备的“大雅追千古,文光射斗牛”第三届文昌杯文化遗产论坛活动决赛,于2022年10月31日梓潼校区融媒体中心一号演播厅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党支部副书记兼办公室主任王君钢担任主持人。

比赛开始之前,由党支部副书记王君钢介绍莅临现场的领导、嘉宾有:四川省人大代表、绵阳市政协常委、四川科源燃气有限公司董事长、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廖艺徽教育发展基金会会长、学院特聘教授廖艺徽先生;绵阳非遗协会副秘书长、四川臻艺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国木家居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国高级室内设计师、学院特聘教授杨艳女士;四川斧刨家居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林草局木文化创新创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绵州工匠、江油市政协委员、学院特聘教授彭朝云先生;绵阳搏朗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学院特聘教授夏皓先生;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艺术委员会主任朱智忠教授;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文昌文化研究院院长林海教授;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院院长宋大川教授;数字传媒学院院长潘力超教授;科技艺术研究院院长刘志刚教授;校团委书记兼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李一副教授;音乐舞蹈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龚雪副教授;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党支部书记羊洋;文物与博物馆学院院长助理季子杰;文物与博物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梁云祥博士;文物与博物馆学院教授、国家级宝石评定专家吕林素博士;文物与博物馆学院教授、朱学矩先生;文物与博物馆学院教授、专业负责人唐光孝先生,文物与博物馆学院教授、民族学专业负责人柯小杰先生;文物与博物馆学院教授、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负责人魏嵩川先生;文物与博物馆学院高级工程师戴松淼先生;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负责人李政作;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负责人周文以及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全体教师,2021级、2022级全体学生。

各参赛小组历经了摩拳擦掌、如火如荼的预赛之后,共有34个决赛小组参加决赛。决赛伊始,在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拉开帷幕。随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艺术委员会主任,第三届文昌杯文化遗产论坛主席,评议委员会主任朱智忠教授为本次论坛活动致辞,向参加本届论坛的嘉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指出:“生活就是艺术,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希望各位参赛选手的设计以生活为基础并贴近生活,在比赛中赛出风格与水平。

四川省人大代表,绵阳市政协常委,四川科源燃气有限公司董事长、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廖艺徽教育发展基金会会长、学院特聘教授廖艺徽先生指出文博学院的学生进行对于中国文化事业的研究与学习时,中华文化是悠久的博大精深的,进行学术研究时要有学术视野,研究文化时要有时代精神并注重时代潮流。最后,廖艺徽先生和朱智忠教授预祝本届论坛和同学们的创作取得圆满成功。

在热烈掌声的伴随下,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文昌文化研究院院长林海教授上台致辞,他指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本次论坛的宗旨,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引领学子们在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中博古通今,以新时代的视野去运用、创新与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林教授还提到:文昌文化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就承担着服务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学生作业变作品、作品变产品的转化,普及运用文化科研成果等重要职责。美好祝愿希望在原有基础上与文博学院建立更为亲密的合作关系。

决赛过程中,2020级文博专业戴诗唯、董文英、梁洁的作品《文祯如昀》无疑是破云一亮。文昌帝君之神、魁星之寓、白特之意、扇伞灯囊之形,相逢辉映,展现出该文创作品的美好祝愿,人间的情、亲,抚过在场师生的心,仰首所感皆是才气之霄的浩瀚。

除此之外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张紫怡小组的《一寸相思一寸灰》、金雨佳小组的《四季》、薄钧元小组的《相思》等优秀作品同样大放光彩。灯火之中不知倦怠,求寻着晖明,人道是:长风浩荡送才思。寥落四合,希风止颌,亦反弓省我,看破玄璜。纵霜凝,析于心,为新去旧。采撷着澄澈的灵知。在文昌文化的渲染下心净、无争、不偏倚、立德,思解光明。

唧唧锦绣中,一枚簪花与清月对望,身处市井繁华能否再探知?又是否会听见悠远的心意?这正是2020级民族本科一班学生团队:潘欣雨、周宇凡、谢雨辰的作品《山花插宝簪 绒花映锦绣》的设计含义。同样来自民族学专业学生李倩小组的《“衣”点古羌,以视万华》、周茂源小组的《乐之君子无绝期 点翠技艺》等优秀作品同样展现出美好的期望。

同气连理枝,百绒花下人。一丝丝寄托着的,是案前三千愁、阅历天街的兴叹、思之如狂的辗转,重门之外又有着如何绯漾的锦绣?到底是寂寞中的羽衣起舞,还是听错的戏折婆娑泪声?旧时的针线穿织现世繁华,正是所谓因缘,生世不离。

刘禹锡诗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来自2020级宝石专业的学生鲜娇带着自己的作品《聆听秋天》和对秋的感悟来到了文昌杯,在她的带领下在场师生进行忆秋、拾秋、绘秋、言秋的体验,沉醉于秋日金黄的喜悦,秋水三千洗去万般烦丝,留予天地的有那最初的庆喜,对古今的感叹,依稀忆起那纯粹的丰收的喜悦。

同样美好的还有熊杰小组的《中国蛇纹石玉成矿》、陈应丹小组的《欧泊的价值》、熊婷芳的《山水》、左广豹小组的《云恋》、金谭宇的《芒》、许丽萍的《深海精灵红珊瑚》等设计作品。

提笔欲抒,竟是寥寥几笔就如此相思,此间心意更是化为奇思跃然心上,下笔于纸中。

2022级历史建筑保护工程2班学生团队:张国、程晶晶、黄宇航、刘亚飞、何娇娇、刘缘、钟慧、张越的作品《遗产语境下的跨文化节点:巴勒莫圣玛利亚教堂遗址的适应性再利用》,以跨文化视角、历史照片、设计导图、三维建模将在场师生拉入巴勒莫圣玛利亚教堂遗址,该遗址本就具有多样性的文化意义、融合各方的信仰、加之以现当代移民与社会现状,其研究分析意义非凡,其问题现状也可谓是疮痍。我们似乎在她的带领下听见了教堂的呻吟与呼喊。兴许是那辉煌的民族凋零的突然,竟是一场美满的收场都没有。王鹏霞小组的《探寻山西古建之旅》、田萌小组的《青林口古镇人居环境演进保护》、王宇佳的《重庆立德乐洋行二期历史建筑文化研究及保护设计》等作品。事事难常,挥别了前光,夜半的星光也如此凄凉。但总归没有人忘记它。在他们的讲解下我们可以清晰的认识文化遗存的矛盾性在人文历史与现实问题中的存在,这更需要我们更深入全面的评估与分析。

34位参赛小组演示完毕之后,党支部副书记兼办公室主任王君钢作最后总结。本次论坛活动在展现出保护和利用好文化遗产对于发展文化事业、建设先进文化同时,又起到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效果。是在文博学院宋院长的领导之下,文博学院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促使本次文昌杯文化遗产论坛获得了圆满成功!

本次论坛内容成功开展平等交流与深入探讨,为我院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推动了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

在先祖的遗存中始见千秋,旧日的河山在青史中更加巍峨。从古至今传承的神州骨血中铭刻着震惊后来者的精气神,千年后,又有多少人还传颂着先人的文化。在对文化遗产的凝望中驰骋去远方或更远的关山。古人挥笔来,留给竹纸承载的是千年的岁月与感情。纵千秋之后读罢,依旧慷慨。文明的兴亡中,旧日的传承苏醒在如今翻天覆地的未来。千秋之后,几千年的文化遗产开始流光溢彩。如今,在光辉灿烂文化遗产中,我们更有义务和责任去了解,并薪火相传,守护文脉,守护我们的万古浓香。百代秾华,文遗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