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与博物馆学院

走进历史建筑 探寻古代文化 ||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 人浏览
  • 更新时间:2022/11/26 12:23:01

为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2022年11月22日,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师生在院长宋大川教授和专业负责人魏嵩川副教授的带领下,前往梓潼县七曲山大庙及上清观古建筑进行实践教学活动。

七曲山大庙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翠云廊路2号,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国家AAAA级景区。是禄神文昌帝君祖庭,文昌帝君及文昌文化的发祥地,故又称“帝乡”。始建于晋,为蜀地百姓祭祀张亚子而建。七曲山大庙始建于东晋末年(约390年) 。

七曲山风景区大庙古建筑占地1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为文昌塞和关帝座的总称,由23座不同时期的建筑组成,七曲山大庙较完整地展现了从元代到民国各时期的建筑风格,是研究中国古建筑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1996年11月20日,七曲山大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午9:30左右,实践教学从宋院长讲解文昌帝君张亚子的生平经历开始。

在实践的过程中,宋院长又为学生介绍了七曲山大庙里各古建筑的专业知识,宋院长讲解到:每个地区一定会有玉皇阁、文昌殿、城隍庙、关帝庙和观音院。他告诉同学们奇数为楼,偶数叫阁,但一般最好只有三层,四层的建筑少之又少。门口的石狮子,踩绣球的为公在左,怀下小狮子的为母在右,魁星是单脚站在鳌身上。瓦片的颜色有很严格的地位象征,黄色是皇帝专用,绿色是王一级别,黑色是大夫一级,灰色是普通官员和有钱人,文昌君的仆从是天聋童子和地哑婆婆。最后补充了一些当地文化历史风情以及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之后,师生共同参观了文昌正殿、瘟祖殿、魁星楼、天尊殿、关帝庙、观音院等建筑。

中午12:30左右,七曲山大庙实践活动结束,全体师生合影留念。 

短暂的休息过后,大家又踏上了去往上清观的路途。

梓潼县上清观,又名灌沟寺,亦作观沟寺,位于东石乡油坪村1、4组,坐西向东,创始于隋开皇,重建于明成化,毁于崇祯后,再逐渐兴盛于清代康雍乾道。现存古迹以清代四合院古建为主体,兼紫荆、蒙泉和明代摩崖等名胜。1990年11月,被公布为县保,2009年7月,被公布为市保,2012年7月被公布为省保。上清观四合院由正殿、戏楼和左右厢房等组成,建筑面积666平方米,占地面积923平方米。

下午2:00左右,全体师生到达上清观,宋院长为师生介绍了上清观布局的特点。

之后,宋院长便让学生自由组队进行实践,切身体会当地文化底蕴、历史风情。

参观完上清观之后,此次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圆满结束。文化与建筑的结合,成就了中华历史千年之瑰宝。千年传承,百代心血,无论何时何地都应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