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我院民族学专业学子对羌族文化内涵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田野调查能力与跨文化交流能力,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提升学生对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关注度。2024年11月2日和3日在文物与博物馆学院民族学专业负责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柯小杰教授,文物与博物馆学院教学干事刘慧老师,民族学专业教师吴贵琴老师、喻雨田老师的带领下,2023级民族学本科1班的同学前往了北川石椅羌寨进行实践学习。
石椅羌寨又名石椅村(羌语称“拿巴日格”),位于中国四川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老县城右侧)。石椅羌寨有绮丽迷人的曲溪叠瀑,雄峻奇特的山峦峰石,变化万千的云雾气象,是北川县历史上著名的“云朵上的山寨”。石椅羌寨世世代代聚居着中国最古老的羌民族,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背景。
11月2日上午11时,老师和同学们乘坐校车到达北川石椅羌寨,石椅之地,青山环抱;绿树婆娑,花草摇曳。神秘的羌寨之旅在大家一声声的惊叹中悄然拉开帷幕。
中午在清风寨就餐,各种各样的羌族菜肴让同学们食指大动,其中不少山肴野蔌给同学们的味蕾带来了新奇的体验。
午饭后,柯小杰教授带领大家参观石椅村,最先参观的是石椅村名字的来源----石椅。石椅村的“石椅”是村内一处天然形成的、具有中式椅子轮廓的石头。据说,恋人或夫妻坐上这把石椅就能爱情甜蜜,婚姻幸福长久。因此,村子里很多羌式婚礼,会有新人共坐石椅这一环节,让石椅见证爱情。
接着,在柯教授的带领下,前往羌族非遗创意馆参观。羌族非遗创意馆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一个集中展示平台,将羌绣、羌族草编、种子拼贴画等众多非遗项目汇聚一堂,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以较为系统、完整的方式呈现给大众。而对于羌族人民来说,非遗创意馆则是他们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和精神寄托,能够增强羌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强化民族凝聚力。
接着,柯教授带着同学们参观石椅村史馆,石椅羌寨有着独特的羌族文化以及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奋斗历程。村史馆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展示这些历史信息,包括羌族的传统习俗、建筑风格、手工艺等文化元素,以及村子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重大事件、政策举措等,为后代保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记忆。
接下来是自由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采访当地羌民关于5·12大地震灾后的境况、羌寨乡村振兴之路等问题。通过访谈,同学们深入了解到来羌族独特的文化习俗、传统艺术和手工艺,如羌绣、羌笛等,丰富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感受到了羌族人民在历经灾难后重建家园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体会民族精神的力量。
3日上午,吃过早饭后,在柯教授的带领下,大家一起前往了茶园,壮丽的河山在翻滚的云层里若隐若现,同学们第一次对“云朵里的民族”有了最直接的感触。整齐罗列的苔子茶茶园在高山上铺展,茶园作为石椅羌寨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茶园的发展还吸引了人才回流,为当地的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持。
随后,柯小杰教授还带同学们参观了“林海石原”,森林中栈道相互交错,树木笔直修长,许多珍贵的海洋生物化石遍布在造型奇特的石头上。作为石椅羌寨的重要景点之一,“林海石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游客的到来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对于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吃过午饭,稍作休息,全体师生乘校车返回学校。通过此次实践学习,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推动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贡献力量,这将会是我院民族学专业学子永远的追求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