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与博物馆学院是秉承学校“启迪学生智慧,培养时代需求人才”的办学理念和遵循“立本、务实、创新”的校训,践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办学思路,贯彻学校“给自己一个目标,让生命为她燃烧"的办学精神,实施校园学分制,推行“大课堂、大舞台,艺术与科技结合、课堂与工作室结合、实践与产业项目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现有文物与博物馆学、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和民族学四个文化类本科专业,宝玉石鉴定与加工,古建工程技术两个专科专业。共有在校学生469人,教职员工62人,专任教师38人,外聘教师19人,实验技术人员3名,辅导员2名。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文物与博物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和一定的艺术修养,具有一定的博物馆学和文化遗产研究能力,能够在博物馆及相关行业从事陈列设计、田野测量、古建修复、文物修复和文物研究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具有较高专业素质,能在宝石相关行业从事首饰设计制作、宝玉石鉴定、珠宝商贸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是文物与博物馆学院2022年新增的本科专业,2022年9月份开始招生。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建筑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了解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相关专业的基本原理及知识,了解城乡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掌握历史建筑保护技术的各类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创新型专门人才。
民族学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民族团结精神,掌握民族学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的能力,能在文化、政府、企业、教育等领域从事研究、行政、管理、教学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专门人才。
古建筑工程技术是文物与博物馆学院2020年新增的专科专业,2020年9月份开始招生。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古建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广泛的科学知识和一定的学科修养,具有一定的古建文化遗产研究能力,能够在古建及相关行业从事研究、修复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培养具备较系统的宝石学理论知识;掌握常见的宝玉石的肉眼鉴定、仪器检测及评价方法;珠宝首饰设计及加工技能;了解珠宝市场政策法规、商品价格及营销策略;从事具备宝玉石鉴定、珠宝首饰设计与加工、珠宝首饰营销及商贸管理的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毕业后可在珠宝检测部门、珠宝销售及加工行业从事宝石鉴定、珠宝营销、珠宝首饰设计加工及珠宝企业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