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与博物馆学院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院三月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院三月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学校“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相关工作要求,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深入挖掘就业资源,拓宽就业渠道和服务平台,强化校馆合作,3月29日,在文物与博物馆学院院长宋大川带领下,学院党支部书记羊洋,党支部副书记兼办公室主任王君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负责人唐光孝,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负责人魏嵩川,拓片、装裱修复工作室负责人廖金堂等一行六人来到绵阳市涪城区文化馆文管所开展走访调研,进行交流合作。绵阳市涪城区文化馆文管所所长、涪城美术馆馆长、涪城非遗办主任王在伟,涪城文管所摄影师兼副馆长李一民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在走访中,首先参观了陈列室,接着校馆双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宋院长介绍了学…

书墨为“宝”——珠宝鉴定与首饰设计春季耕读

书墨为“宝”——珠宝鉴定与首饰设计春季耕读2023年3月22日,主题周第二次活动如期举行。这次活动的活动主题主要围绕宝石及材料工艺学考研方向及课外阅读拓展书单,形式为石晓宇、王誉婉两位专业老师引导及学生互动分享等。这次活动的意义在于遵循学生学习规律,便于学生后期自主课外阅读,对专业方向与未来研究生科研工作产生思考。在人员到齐后,吕林素老师进行开场白,同时邀请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活动正式开始。活动第一项由石晓宇老师抛出三个问题,随后参加人员进行了精彩的回答。  随后,由王誉婉老师分享有关中国传统首饰、宝石鉴定及科普地质人文相关的书籍——《这里是中国》,王老师就一张图对地质演变、宝石形成过程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将书…

珠宝文化主题周活动—— 珠光为“鉴”,书墨为“宝”,化绳为“韵”

珠宝文化主题周活动—— 珠光为“鉴”,书墨为“宝”,化绳为“韵”在当今珠宝流行的大时代背景下,为增强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的同学们更加了解本专业和融入时代背景,文物与博物馆学院的吕林素宝石鉴定与首饰设计工作室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学术交流活动。活动于2023年3月21日—23日晚七点到晚九点在艺术家部落C17栋展开。本次珠宝文化主题周活动的总策划是宋大川(文物与博物馆学院院长)、李政作(宝石专业负责人)、吕林素教授。第一天的活动由杨菩月、李听两位专业老师主持;第二天的活动由石晓宇、王誉婉两位专业老师主持;第三天的活动由刘盼、苏鑫两位专业老师主持。参加人员涵盖了2019级、2020级、2021级、2022级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的相关同学,且还有来自民族学、历史建筑保护工…

知行合一 行稳致远 ||《“知行合一”再思考》知识讲座

知行合一 行稳致远 ||《“知行合一”再思考》知识讲座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学好本专业的知识,更要学以致用,把专业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去。为了让同学们多方面、深层次地体会专业学习的意义,开拓视野,增长阅历,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学习探讨实践经验,在实践中成长。文物与博物馆学院于2023年3月23日晚七点在教学楼B202开展了题为《“知行合一”再思考》的知识讲座。本次讲座由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曾担任广州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副总工程师(国外工程),亚洲铝业集团公建土建工程总监,青岛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青岛工学院学校学术委员会成员,教学监督,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学科带头人;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古建工程技术专业教师朱学矩教授主讲。与…

接续薪火,传承文明||文物与博物馆学院 《涪江流域考古新发现》讲座

接续薪火,传承文明||文物与博物馆学院 《涪江流域考古新发现》讲座为拓展同学们的考古学知识,更深入了解到涪江流域史前考古新发现,领略文物的厚重多彩,了解涪江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创新文物的活化利用途径,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及文明素养 ,3月22日晚7点,文物与博物馆学院于B栋教学楼202教室开展《涪江流域考古新发现》讲座。本次讲座由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任绵阳市文物管理局(博物馆)副局长(副馆长),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四川省文物局专家库陈列布展组专家,我院专业教师唐光孝教授主讲。与会人员文物与博物馆学院院长宋大川教授、部分专任教师及2021级、2022级。讲座开始前,文物与博物馆学院院长宋大川教授作开场致辞,紧接着着重向同学们介…

承民族村落遗产 立传统中华文化 ||传统村落与民族文化的综合性知识讲座

承民族村落遗产 立传统中华文化  ||传统村落与民族文化的综合性知识讲座为开拓我院师生视野,了解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村志撰写知识。2023年3月21日(周二)晚7点在教学楼B栋202教室,文物与博物馆学院举办题为《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村志撰写》知识讲座。本次讲座由两岸四地大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兼职研究员,湖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我院民族学专业负责人柯小杰教授主讲。文物与博物馆学院院长宋大川、部分专任教师及2021级、2022级学生到场聆听。讲座开始,宋大川院长作开场发言,宋院长首先对本次评估期间文博学院…

百年征程 求索攀登||中国地质博物馆知识讲座

百年征程 求索攀登||中国地质博物馆知识讲座为增进学术研究,开阔师生眼界,提升思想高度,感受中国地质博物馆建设的过程与意义。文物与博物馆学院于2023年3月20日(周一)晚7点,在B栋教学楼202(梓潼校区)召开《百年征程 求索攀登》——中国地质博物馆建设知识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原中国地质博物馆岩石矿物研究室主任,中国珠宝玉石鉴定评估专委会委员,我院专业教师吕林素教授主讲。与会成员:文物与博物馆学院院长宋大川,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党支部副书记兼办公室主任王君钢,文博学院部分专任教师以及文博学院2021级、2022级学生。我院师生积极参加,认真聆听,加深了对地质博物馆的认识,了解了中国地质博物馆建设的…

人人学雷锋,服务树新风

人人学雷锋,服务树新风他,以22岁的短暂生命,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他,以平凡而伟大的行动,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雷锋,一名普通战士,却令亿万人难以忘却;雷锋精神,在传承中散发出时代的光芒。“学习雷锋,好榜样……”那激扬的歌声犹在耳畔。今年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放眼浙江大地,历数一位位雷锋式的最美浙江人,我们可以大声地说:雷锋精神,始终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雷锋精神,从未走远。孔胜东、郭文标、陆松芳、钟杏菊、吴菊萍、吴斌……在我们身边涌现出的雷锋式人物,不仅继承着雷锋精神,更为之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不仅是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取向和精神自觉,也是对雷锋精神新的弘扬和延伸…

春季爱国在行动 劳动卫生进行中 ||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卫生大扫除活动

春季爱国在行动 劳动卫生进行中 ||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卫生大扫除活动为了贯彻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积极响应《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最好的精神面貌迎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促进我校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校拥有一个整洁美丽的环境,让学生体会劳动的意义,提高学生参加劳动的集体意识和光荣感。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应学校号召,于2022年3月12日下午两点组织学生进行大扫除活动。此次大扫除由党支部书记羊洋、辅导员卢俊民、张孟平带队进行。文物与博物馆学院2021级和2022级全体学生参加。羊洋书记和辅导员卢俊民带领2021级全体学生及部分20级学生会成员对文昌学宫和大学生创业园进行打扫。大扫除开始之前,羊洋…

新元肇启,万象更新||文物与博物馆学院查课查寝文明督导

新元肇启,万象更新||文物与博物馆学院查课查寝文明督导为进一步推进学院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加强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管理,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开展了查寝查课文明督导等活动。寝室生活是校园生活的核心,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因此,团总支学生会纪检部组织了一周两次的查寝活动。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卫生是否认真打扫,是否使用违规电器,是否饲养宠物,物品摆放是否整齐,宿舍内是否有异味等等。纪检部干事与同学们对寝室生活进行了交流,建议同学们在天气晴朗时多晒被,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注意物品摆放整齐,及时清理垃圾,让细菌病毒无所遁形,为宿舍这个共同的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大家在交谈中增进对彼此的了解,给查寝活动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通过此次查寝活动,督促同学们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