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与博物馆学院

多彩文明 多样交流‖印度早期佛教艺术讲座

  • 人浏览
  • 更新时间:2023/11/29 23:00:00

为开拓学生视野,了解世界文化。文物与博物馆学院于2023年11月22日下午在B栋教学楼207举办了以《印度早期佛教艺术》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此次讲座由赵沙颍老师主持,主讲人为何志国教授,2022级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何志国老师是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何教授的研究方向是美术考古和佛教美术,共发表论文146篇,出版《汉魏摇钱树初步研究》(2007年)、《美术考古文存》(2012年)、《早期佛像研究》(2013年)、《汉晋佛像综合研究》(2017)、《西南丝绸之路早期佛像研究》(2020年)等专著8部。主要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晋佛像的考古学研究”(2009-2015)、“七世纪前中国金铜佛像的考古学研究”(2017-202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印佛教美术源流研究”子课题(2014-2019),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主持斯里兰卡佛教遗产的调查与研究(2014-2018)。

何老师首先从印度气候、地形、主要佛教遗址简图、民族特征(人种,种姓,宗教)等方面介绍了印度简况,分析了印度简史、佛教简况、佛像基本特征。

印度佛教艺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元前3-1世纪,用脚印、菩提树、莲花等象征佛教艺术,早期佛典《十诵律》规定佛不可造像,强调对教义的信仰。第二阶段,公元1-11世纪,偶像为佛像、菩萨、罗汉、弟子等,佛形像出现源自于佛的神圣化和超人化。罗列讲述了狮子像、药叉女神像、药叉神像、菩提树等,人物雕像身体丰满,细腰,丰乳肥臀。

对于印度早期佛教偶像艺术,何教授讲述了秣菟罗佛像和健陀罗佛像的早、中、晚三期变化,秣菟罗佛教的艺术特点为红砂石雕刻,蒙古人种面型,薄衣,充满肉感,英雄形象,气宇轩昂,流行于中印度;健陀罗佛像特点为青石雕刻、灰泥和赤陶,古希腊雕塑式面型和风格,神态静穆,流行于西北印度。

听完此次讲座后,大家对印度佛教文化的起源、发展和传承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进一步增进了对印度佛教文化的了解,感受到了其丰富多样的内涵和智慧。学无止境,希望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能加强学习和交流不断加强自身能力,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