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与博物馆学院

重走红军路,重温革命事 ——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庆建党100周年“红色足迹探访”走入中国红军城研学活动圆满完成

  • 人浏览
  • 更新时间:2021/4/16 20:00:04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自那时起,中国人民就踏上了争取人民解放的道路,自那时起,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实现民族独立的伟大征程。从此,中国的革命者们就有了正确的指导方向,中国人民就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的命运也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进一步加强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党支部党员队伍建设,积极营造党员教师爱岗敬业的良好氛围,提升学生党员、预备党员以及积极分子积极学习党史向党组织靠拢的意识,中共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委员会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党支部2021年4月15日组织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在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党支部副书记王君钢,宣传委员兼统战委员、群工委员卢俊民,辅导员张滕三位党员教师的带领下前往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中国红军城”进行参观学习。

下午一点,师生抵达“木门军事会议遗址”参观学习。木门镇依山傍水,四周层峦叠嶂,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旺苍县木门会议旧址是清康熙年间古建筑,1933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这里召开了重要的“木门军事会议”。该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走进红军城,探寻初心路,感悟红军魂,见证新跨越。

纪念馆大门上有徐向前同志亲笔题写的“木门会议会址六个大字,正殿大门上挂有徐向前、李先念同志的题词。李先念1985年5月的题词是:继承和发扬红军光荣传统,把革命老根据地建设好。徐向前的题词是:继承革命先烈们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精神和英勇牺牲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大无畏气概”。 

讲解员带领师生参观了“木门军事会议遗址收集的分散在旺苍县各地为红军所篆的党的方针、政策的石刻,讲述了红四方面军是如何用民众通俗易懂的方式来传播红军来川的目的,让民众懂得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从而使更多的民众加入其中,壮大革命队伍。解说员介绍到木门会议是于1936年9月28日召开,是红四方面军入川后召开的第一个重要军事会议。在此之前,红四方面军于1933年春天取得了反蒋介石、田颂尧的“三路围攻”的胜利。为巩固“反三路围攻”的胜利,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扩大红军队伍,决定召开这次重要会议。参加木门会议的有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王树声、李先念等一百余人,徐向前、陈昌浩主持了会议。这次会议最伟大的决定就是加强部队政治工作,大力开展军事训练和恢复彭扬部队军事学校,也就是红军大学的前身,同时停止红军内部肃反的重大决定也保护了许多革命的有生力量。   

在木门军事会议遗址还有一处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晒经石,相传是唐章怀太子李贤被其母武则天贬为庶人,流放巴州,途经旺苍县木门镇,在木门寺留居数日,与木门寺住持方丈一起在寺侧一石面上翻晒经书,写下“明允(太子的字号)受谪庶巴州,身携大云梁潮洪,晒经古刹顺母意,堪叹神龙云不逢”的诗句惋惜自己,故因此得名。晒经石旁的凉亭名为双层八角亭,高14m,宽12m,是仿古建筑,因之前的凉亭早已经历岁月的蹉跎,变得残破不堪,于2015年重修,但是这亭也有着一段凄凉的故事,李贤被贬后太子妃上官婉儿放心不下便前去探望,途经此地听闻李贤遇害消息悲痛不已,便在晒经石旁修筑一座凉亭用以寄托哀思,并题写“米仓青青米仓碧,残阳如诉亦如泣。瓜藤绵瓞瓜潮落,不似从前在芳时。”诗句于亭上,纪念太子李贤。  

下午两点三十分同学们前往“红四方面军后期首府地”参观,这里是中国红军城,也是全国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好、遗址点最多的红色遗址群之一。1933年6月解放旺苍全境后,从第二年的11月起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等40多个党、政、军领导机关,以及兵工厂、被服厂、造币厂等后勤机关先后从通江和巴中搬迁至此。解说员为师生介绍“当时的旺苍城不到2平方公里,一下涌进40多个机关,2万多人,比当时旺苍城里的居民还要多。”后来红军在旺苍驻,在留2年多时间,旺苍也由此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红军城;成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区域川陕苏区后期首府和中心,成为了全国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苏区也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集结地。  

同学们漫步在红四方面军走过的路上,听着讲解员讲述着革命往事,心中无限感慨。 

在红军城中我们还走进了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川陕省苏维埃政府邮政局旧址、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军部旧址、红四方面军工农剧团旧址等等革命旧址,在这些旧址中同学们不仅通过讲解员的讲解还通过新媒体科技与革命文化相结合的新型浏览方式了解到了1934年11月至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移住旺苍坝,并在这里指挥了广昭、陕南和强渡嘉陵江三大战役。除此之外最值得一提的便是反三路进围战役中最后一举解放全旺苍的红73师夜袭华盖山。当时,红73师推进至旺苍三江坝面对敌人一个整编旅以逸待劳的防守,绕道从华盖山后面,分道攀上悬崖峭壁,趁夜奇袭敌营,仅以轻伤2人的代价,歼敌500余人,拿下华盖山。是我军历史上为数不多伤亡微小,以少胜多的佳绩之一。这场战役也在实践中践行了红四方面军军训词“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

正所谓“巾帼不让须眉”,虽说女子在军事方面的能力比男子弱,但是女子在负责军事储备后勤保障方面却远胜于男子。红军时期唯一的女将领张琴秋便是典范,张琴秋被誉为“没有被授衔的女将军”,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未能授予将军军衔,但是张琴秋的功绩却是代代相传,留名青史。1935年2月,红四方面军以原来的两个妇女独立团为基础,成立了妇女独立师。由张琴秋任师长,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是我国人民军队历史上一支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最早成建制的团以上女性作战部队。在张琴秋的带领下,独立师承担起保卫机关红军医院、仓库运送弹药转送伤员等任务。为后勤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为解放全旺苍,发展旺苍做出巨大的贡献。除了妇女独立师外,还组建了最大建制的红色童子团——少年国际先锋师,专门负责情报接受及传递工作。 

在参观完红军城后,同学们前往旺苍县九广合作成列馆,聆听草鞋手艺传承人介绍草鞋的原料、结构、发展历史和红军的关系等等

在聆听讲解之后同学们分成三个小组在手艺传承人的指导下进行编制草鞋的实践学习。草鞋是当年红军长征艰苦跋涉、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和象征。通过对编制草鞋的体验,我们体会到了红军那段艰难困苦的岁月和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学习红军精神和民族精神,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争做一名红色精神传承人。   

沿着红军路继续向前走,来到了红军长征集结地的广场,在这充满红色革命的氛围当中,同学们精神饱满地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声中包含了新时代青年对革命先烈的追思,对如今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随后在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党支部宣传委员兼统战委员、群工委员卢俊民同志的带领下朗诵毛主席所作《七律·长征》,在朗诵的过程中,先辈们翻山越岭,过乌蒙,横过大渡桥的壮举历历在目,如今我们的幸福生活全是革命先辈的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又怎能不去珍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呢?  

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诞辰,同学们身体力行,在广场上摆出“100”的数字,共庆中国共产党一百周年诞辰快乐! 

随后同学们参与了“激流勇进”的红军精神体验活动,在战争时期,男子多从军征战,但后方粮食也不断从后方运至前线,因为缺乏青壮力量只能让后方妇女作为主力负责运送粮食,妇女的力量弱小不足以扛起一袋又一袋粮食奔赴前线,只能利用独轮车节省力气借助外力的力量运送粮食。通过此次体验活动,同学们明白战争时人民的不易,忆苦思甜,倍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此次红色教育活动,不仅是对党员教师、学生党员、预备党员、积极分子以及学生干部代表身心素质的一次考验,更是一次丰富而生动的革命精神和灵魂的基因传承,我们缅怀革命先烈、追思革命英雄,沿着他们的红色足迹,重温那段可歌可泣的奋斗历史,为的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先辈,坚定心中的理想信念;让我们坚定信仰,砥砺前行,永葆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优良作风。      撰稿:戴诗唯

摄影:吴柏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