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与博物馆学院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志有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肩披外套、双手叉腰、侧脸目视远方,背后斜伸出一枝泡桐。照片中那棵泡桐,便是1963年焦裕禄同志亲手栽下的,被兰考人民亲切地称作“焦桐”。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焦桐”挺拔伟岸,亭亭如盖。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

陈云对科技的重要论述

  回顾党史不难发现,陈云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对中国科技发展的道路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总结出一系列科学技术发展的思想主张。这些思想既在理论上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更在实践中为我国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深刻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价值  早在延安时期,陈云就已经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价值:“自然科学的研究可以大大地提高生产力,可以大大地改善人民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经济落后,人口多、底子薄的情况,陈云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在这样的社会基础上建设国家,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来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的顺利进…

焦裕禄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常读常新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习近平:《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河南兰考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工作过的地方,也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如今,在焦裕禄干部学院大门外一路之隔的广场上,经常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瞻仰一棵被称为“焦桐”的泡桐树。焦裕禄于1963年亲手栽下的这棵幼桐,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从1971年起,魏善民接替父亲成为“焦桐”守树人,50年风雨无阻,他每天清晨都会来到焦桐树下…

张克侠、何基沣:将军举义旗 淮海得首胜

  淮海战役曾被毛泽东称为“一锅夹生饭”,但最终这锅“夹生饭”被解放军煮熟了,歼灭了国民党80万大军,为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淮海战役能够取得如此辉煌战果,隐蔽战线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国民党第三绥靖区中将副司令官张克侠、何基沣率兵阵前起义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蒋介石急授剑,战前托重任  1948年秋,在淮海战役即将发起之际,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总长顾祝同来到交通要地徐州,召开师以上军官会议,张克侠参加。此时黄百韬兵团正准备西进调往徐州附近参与会战,顾祝同此行给张克侠带来了一份“大礼”——一柄蒋介石专门在德国定制的“中正剑”。  “中正剑”全长40厘米,玳瑁剑把,因其剑柄上刻有“蒋中正赠”字样而…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焦裕禄精神述评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河南兰考,地处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最后一个转弯处。历史在这里回眸,一个亲切的名字定格在时空深处——焦裕禄。虽然,焦裕禄已经离开我们57年了,但他的精神永不褪色。1962年冬天,焦裕禄来到兰考,就任县委书记。475天,在兰考的日日夜夜,“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他身先士卒,带领36万兰考人民初步制服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改变了兰考的贫困面貌。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亲民爱民、坚持走群众路线,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也是焦裕禄精神的深厚根源。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的立业之本、取胜之道、传家之宝,也是焦裕禄精神的…

油画《淮海大捷》 展现人民战争胜利的势不可挡(我心中的红色经典)

油画《淮海大捷》由鲍加、张法根创作于1961年。画家选择人民解放军在广阔的江淮平原上凯旋挺进的宏大场面作为描绘对象:黎明的战场上,行进中的解放军队伍身披金色的阳光,踏着厚厚的积雪,豪迈地阔步前行。画面没有表现激烈的战争场景,而是用大全景的构图和充满象征意味的图景,奏响了一曲雄强的军歌。作品色调明快,造型有力,逆光的处理以及雪地的反光等自然环境引发的色彩变化,使画面丰富饱满。粗犷、洒脱的画风与画作的主题非常协调。画面中最为动人的一幕是走在队伍最前方的推着独轮车的支前民众,不由让人想起陈毅将军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中共中央…

渡江战役经典画面发表后的传奇故事—— 一张老照片,定格划向胜利的背影

辽阔的江面上,船只集结,人民解放军正准备渡江。一艘小船上坐满了荷枪实弹的战士,船尾,一位大辫子姑娘使出全身力气奋力摇桨,瘦小的背影美丽生动,充满力量……摄影家邹健东的这幅摄影名作《我送亲人过大江》,早已成为渡江战役的经典画面。作品拍摄于1949年4月22日扬中至丹阳江面,首发于1950年4月21日《新华日报》“渡江胜利周年纪念版”画刊。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时强调,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只要能送解放军到前方打胜仗,一切都值得!《我送亲人过大江》中的“大辫子姑娘”名叫颜红英,如今住在苏州市吴江区苑坪镇。7月30日…

文物与博物馆党支部主题党日学习会议

文物与博物馆党支部主题党日学习会议近日,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党支部按照上级党委要求,召开了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党支部主题党日学习会议。会议由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党支部宣传委员兼统战委员、群工委员卢俊民同志主持,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全体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与了此次党支部主题党日学习会议。本次支部党日学习会议主题为“专题理论学习”,主要内容为深入学习领会了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的 10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改革开放简史》;观看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网络课程:中共党史专题讲座—《延安整风与党的团结统一》(卢毅)。会议中卢俊民同志对全体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强调: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仅是缅怀党的光…

铸就百年辉煌 书写千秋伟业 ——文物与博物馆学院组织全院师生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

铸就百年辉煌 书写千秋伟业 ——文物与博物馆学院组织全院师生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开启新征程,砥砺谱新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于7月1日上午8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全院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令广大师生备受鼓舞。学校党委在第一时间下发了《关于组织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通知》文件,文物与博物馆学院随即积极响应,全院师生掀起了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的热潮。表达出全院师生对祖国、对党的无限热爱与祝福,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大学生的…

“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 ——李大钊和一对樟木书箱的故事

回首建党百年风华,铭记燕赵历史荣光。一代代燕赵优秀儿女秉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赴汤蹈火、矢志不移,用鲜血乃至生命书写了慷慨激昂、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李大钊、马本斋、戎冠秀、马万水、李保国……他们年代不同、职业各异,都有着同样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们的坚定信仰、伟大人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英雄事迹、崇高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前行。本报今起开设《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燕赵追梦人》专栏,带您走进这些革命英雄、建设楷模、时代先锋的逐梦故事,进一步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敦厚的长方箱体默守在历史的一隅,橙黄的原木色泛着岁月打磨后的柔光。在位于唐山市乐亭县的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