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与博物馆学院

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召开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交流会

  • 人浏览
  • 更新时间:2021/11/6 21:59:23


为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模式,文物与博物馆学院于11月5日上午10:00在文物与博物馆学院会议室线上线下同步召开“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交流”。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党支部书记羊洋、党支部副书记兼办公室主任王君钢以及全体无课教师参加了本次交流会,并邀请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延梅老师做主讲。

交流会开始,由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党支部书记羊洋发言,她指出,我院自2019年起探索课程思政建设至今已有两年,但部分教师对于该理念贯彻的还不够深入,在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上还不够成熟。对此,希望学院教师通过本次交流会能够提升自身对课程思政内涵的理解,以达到“教师思政先行”,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的融入各个教学环节,潜移默化的培养既具备深厚学科知识、技术技能,又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有着强烈民族自豪感的大学生。 

本次培训会,文延梅老师指出课程思政的建设是近几年国家在教育方面的大政方针,并围绕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详实的说明,从向与会教师阐释课程思政是什么、怎么样(特点)到分享为什么、怎么做,从抽象理论到结合自身现身说法,由浅入深的带领学院全体教师再感受、再探寻课程思政,使教师对于课程思政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其中文延梅老师特别强调了“全人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理念,坚持以科学创新的思维让师生同向同行等,除此之外,文延梅老师也指出教师需要着重优化的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以及深化职业理想道德教育这五点。在最后文延梅老师表示,课程思政最佳表现就是“基因式”的融入专业课程中,浑然一体。

羊洋书记结合当前中国与欧美频繁摩擦的国际局势,以及向社会敲响的警钟“港独青年”等国内事件,指明学生课程思政教育建设,是坚定新一代青年理想信念不可或缺的一环,由此强调教师一定要形成学生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对此,羊书记进一步将课程思政建设具体化,落实到每个专业教学中,列出了利用革命文物资源、非遗文化、中国民俗、生态环保、中国理念宝石设计等优秀的课程思政实例,并邀请了部分经验丰富的专业“老”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心得分享交流。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负责人唐光孝老师指出,文博专业中的考古发掘就是对中华文明的溯源和探究;学生学习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占比最大的就是爱国爱党红色文化,从某种角度讲,这些课程都可以说本身就是思政建设的一部分。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方面,吕林素教授着重强调,宝石商贸务必响应国家保护生物、保护环境的号召,遵守国家法律,拒绝走私。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负责人白芳芳老师则就宝石鉴定与加工方面进行说明,认为学生学习中国宝石鉴定发展史增强民族自信,加工宝石的精益求精则集中突出了中华“工匠精神”。

民族学专业负责人柯小杰老师提出,民族学是对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介绍认识,深层次的探究各民族的民俗文化等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友爱、繁荣发展。

在活动最后,羊书记鼓励新、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课程思政的融入多进行交流探讨,并呼吁全院教师共同进步,逐步把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推向新的台阶,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通过“课程思政”引导学生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撰稿:谢心洋

拍照:周哲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