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与博物馆学院

传承民族文化 探访云中羌寨||民族学专业《文化人类学》课程走进西羌神木寨实践活动暨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实践基地签约仪式

  • 人浏览
  • 更新时间:2024/4/30 13:58:24

为培养学生的田野调查能力,提高理论写作水平,掌握较高的创新和实用创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024年4月26日和27日在文物与博物馆学院民族学专业负责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柯小杰教授,文物与博物馆学院院长助理周文老师,文物与博物馆学院教学干事刘慧老师、民族学专业教师郭娇娇老师、吴宇婷老师与文物与博物馆学院辅导员张孟平老师以及非遗院张成绪老师、歹凡老师的带领下,2023级民族学本科1班的同学以实践学习为目的前往了北川神木羌寨。

西羌神木寨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通口镇井泉村,是绵阳市西羌神木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绵阳黎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倾力打造的一条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自然养身为一体的绝对精品的旅游线路。西羌神木寨地处西羌,是羌藏汉文化的结合地,以羌族文化为主导。沿途有运木神井、祈福亭、哪吒桥、通天河以及道教文化的五显庙、蜀西第一大竹海等诸多自然和人文景观。

4月26日上午10点,老师们和同学们乘坐校车到达北川神木羌寨,热情好客的西羌人民在神木寨的门口为大家举行进寨仪式,击鼓鸣锣,燃放狼烟,西羌人民为大家戴上羌红,递上一碗咂酒,在一声声的“纳吉纳鲁”中为大家献上最美的祝福。

进入神木寨稍作休息后,在柯小杰教授和张成绪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在一座座楼阁中寻觅云朵上的羌族文化。寨子总体是石碉与民居合二为一的建筑群,碉楼为羌寨必有建筑,其碉楼和碉房在第二层通过木结构连接起来,形成了碉房合一的整体。

午饭过后,大家为了深刻感受羌族文化内涵,在神木寨村民的指导下试穿了羌族服饰,头戴一片瓦的头帕,肩上披着云肩,腰间穿着围兜。

接着,2024年4月26日下午2点30分,在通口镇井泉村二组5号5栋2层隆重的召开了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实践基地签约仪式。首先,由寨主夫人李连秀同志主持发言本次合作实现教旅结合的重要意义和对本次签约的重视。接着,寨主同文物与博物馆学院院长助理周文老师进行了本次合作的签约,由柯小杰教授等老师和同学见证。此次的合作不管是对羌族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还是对民族学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都有着重要作用。在这之后张成绪老师也对羌族的文化进行了基本介绍,还指出了藏羌彝文化的不同,如语言、音乐、服饰等,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之后,由羌族同胞教同学们唱羌歌、跳沙朗舞、解疙瘩舞等。夜幕降临时,神木寨在庭院中央由羌族同胞和老师们一起点燃了象征光明与希望的篝火。在篝火晚会上,同学们与羌族人民一同舞龙,围着篝火唱着羌歌跳着沙朗舞、解疙瘩舞等。大家在欢声笑语中与羌族人民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也在互动交流中看到了民族文化的欣欣向荣。

27号上午师生们吃过早餐后,由寨主夫人李连秀同志主持,进行乡村振兴经验交流分享会。以本身民族的独特性为宣传力,以自身民族生产生活地为平台,产销一体,与当地民众真正的实现互利共赢。

接着,同学们为了更加了解羌族人民的生活,便开始了对羌族美食柴火鸡的制作,在这个新奇又有趣的过程中,大家更深刻的体会到了羌族的特色饮食是羌族人的智慧结晶,也可以说成是羌族妇女智慧的结晶,羌族妇女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羌族的饮食文化,使之成为羌族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成为羌族的一种文化标志。

堡楼实用千秋固,歌舞存留万载芳。在羌族人民的歌声和舞蹈中;在羌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中;在“清悠悠的咂酒耶”的歌声中;在大家一句句的祝福语“纳吉纳鲁”中,此次的调研也取得了圆满结束。通过此次的调研,同学们收获颇丰,对羌族文化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了书本文字中,更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切感受到了羌族传统文化习俗的魅力。不仅如此,还让同学们体会到乡村振兴的深刻意义,而这些意义也终将会为同学们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提供精神动力,激励着同学们对羌族文化内涵和乡村振兴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